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

詹姆斯·吉力根:譴責暴力是在浪費時間 Dr. James Gilligan on Violence



我們本身,並不如我們所想的那般。我們所認知的一切價值觀、對事物的理解,都是基於這個社會、家庭、朋友、學校所賦予的。沒有人是天生的罪犯、暴力份子、邊緣人格。甚至嚴格來說,我們也不算是思想自由的,我們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社會主流價值洗腦,譬如,賺錢=成功,把不到妹=魯蛇,買房子是人生最重要的目的,甚至要愛國,等等。如果把視角放大,我們每個人的個體行為都只是反映社會現狀下不同社經地位、學識、家庭背景、信仰、甚至地區、語言交互作用的結果。也因此,如果把社會整體看做一個巨大的程式碼集合,對於層出不窮的犯罪與暴力,更可以直接歸結:「有某段程式出錯了」

Smith是駭客任務中一個出錯的程式,最後自我強化取代別的程式,甚至威脅整個系統的控制權。在我看來,現行從資本主義變種的貨幣金權制度,就是一個根本錯誤的程式,各種貧富差距、社會階級、戰爭,都是這個錯誤程式在挑戰整個系統控制權的方式(抖

2014年5月2日 星期五

所謂那些事

所謂那些事

真正讓我思考是否要好好寫一篇文章的那一刻,是在學生闖入行政院,警棍落下的那一刻,水車啟動的那一刻,臉書一遍黑暗的那一刻。早在那一刻之前,我已了解服貿本身的"爭議",早在去年就已經有這些人大聲呼及卻不受重視。就好像臥軌的工人不受重視,軍冤案可以說自己白目在先,或者核四議題雙方的造假抹黑。台灣照理來說,已經是個在實行民主制度的法治國家,但是從近年來的議題以及社會的反饋,其實只是很悲傷的證明我們依然是個極權國家底下不懂民主自由的村民。


動心起念,或許是因為學生本身就單純易受引導的本質,在不合乎程序規定的警權侵害之際,社會上的兩極聲音才讓我覺得,也許應該說點甚麼、做點甚麼,即使影響力極微,就如同那些默默參與在立法院外的民眾,有時候當時代的強勢襲來,我們發現自己無法全身而退,只好逆著風,做一些至少有努力過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