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格真的是一個會讓人忍不住花錢的書店
有時候我覺得並不是台灣的設計者不夠有想像力,只是在求學的過程中我們太習慣被條件約束。正所謂台灣過去一直是個代工強國,而一批又一批的設計者絕大多數也是為了代工而生。至少就產品設計而言,近年來逐漸重視自有品牌的價值,只是身為畢業沒多久的設計工作者,我卻仍然覺得我們並不是用最好的方式在教育設計。
當然,要談論設計教育這點太過複雜也太多人說得口沫橫飛,而我也不是甚麼有頭有臉的人物,在思慮枯竭的最近,我只提供一點我自己的想法:
1.其實我們不夠相信自己有創意能力,往往在學過程中,或是在大環境乃至國外,我們都可以看到一些既定的成功法則。比如MUJI的日式極簡、APPLE的純白配合金屬感或是其他顯而易見的得獎風格。我們習慣認定那些已經成功的東西是好的,對於還沒嘗試過或還沒證實的想法不抱持信心。很多時候因為我們慣於用那些既有的方式在做設計,因此我們也喪失原本可以訓練表達自我想法的能力以及獨到的美學觀點。
2.所謂的效率,並不是高頻率的重複某件事情。而是用最少的成本達到最大的效益,在中國成語叫做事半功倍。業界對此有很大的誤解,或者說這也跟台灣的產業結構有關。我們習慣把設計做的很廉價,用包圍的方式以100個或1000個想法來挑其中不到10個可行的方案。而不願意仔細去研究客戶或是目標族群的需要,加入正確剖析的方案去設計一個成功的商品。寧可海量的去做,寧可錯殺100個copy的創意,也不願意仔細認真去想出一個確定可行的方案。當然我還是要說,這跟產業別有關,也許。
有時候我真的會被一些concept ART所感動,這些圖雖然不見得具有量產價值,但卻富有創意與想法。而往往很多名車的外型就是從這些看似毫無關係,或有機或是機械的靈感中去萃取而成。在這段時間內我覺得我喪失太多創意思考的能力,做的東西也覺得越來越被定型在某一種風格裡面,當然那是工作,但是工作之外卻又很難在free-hand中尋找到符合心中想法正確描述。我認為就是太少去做創意思考發展這件事情。
我不覺得這是工業設計師、平面設計師才該做的事情。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看的世界充滿多少可能嗎?我們總是對一些事物充滿幻想,覺得應該如何如何,可以如何如何。我們現在已經不太習慣去"不考慮太多限制",導致連同我們自己的生活都變得僵化,只能透過一點休閒時間來證明自己還擁有些許自由。
這一趟去了桑格我感觸很深,其實我一直以來都對concept art很有興趣,雖然不見得會想朝那個目標去走,但是卻覺得自己一頭熱栽進某些領域裡面有點蠢。我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尋找靈感來源的方式,應該給自己固定的時間去自由地做那些事情,不要被任何東西給侷限住。讓大腦在某些時刻開始訓練跳過限制條件的思考方式,不然我們永遠都在那邊考量生產成本和功能之後,也剩不了多少外殼可以做名不見經傳的創意。
如果創意是這樣,也難怪會變成廉價。因為這種創意看不到未來,頂多看的到代工的利潤罷了。
最近很少發文,大多是囚於工作之中。不過我想應該也沒有太多讀者會期待甚麼營養的文章XD,所以我也就不擔心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What's your opinion?